6月9日10点,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航贸中心大厦日照大宗商品交易服务中心(以下简称交易中心)交易服务大厅巨大的液晶屏幕上,正显示着当天铁矿粉供应信息,产品的名称、种类、数量、价格和有效期等数据一应俱全。一旦买家在线上完成购买,或者卖家对货物的种类数量作出调整,对应的信息也就随时发生变动。
交易中心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大厅里告诉记者:“铁矿石是交易中心自主开发的产品,截至2015年4月,共成交992笔,成交总量1530万吨,成交额103亿元,很好地优化了产业链资源,为实体经济提供了经济、便捷的供应链服务保障。目前钢铁产业链会员数量增长至228家。”
日照大宗商品交易服务中心是由日照市人民政府牵头,经山东省金融办批准筹建的国有控股企业。公司注册资本1.2亿元,具备生产资料大宗货物的战略储备、调节物价、组织生产和套期保值四大基本功能。公司坚持围绕港口客户需求,建设阳光交易平台,优化全产业链资源,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理念,构建“电子商务+现代物流+供应链金融”大宗商品现货综合交易服务体系,提供现货交易、结算、交收、物流、金融、信息、质检等配套服务,推动传统商品贸易升级。
据了解,交易中心目前主要的经营项目是铁矿石的现货挂牌交易和交收,成立一年来,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业务规则体系。为保障交易双方的利益,交易中心选定了日照港股份有限公司、日照岚山万盛港业有限公司作为铁矿石指定交收仓库,仓库中存放有足量的现货卖方才能挂牌出售;在银行资金存管业务合作上,交易中心与银行签订了资金存管协议,买方在银行账户上有足够的资金才能进行交易。同时采用了先进的交易技术,统筹供求、成交、支付、交收、结算、融资等信息流,货物组织、仓储运输、加工配送形成的物流及商流,线上支付、结算及融资产生的资金流,线上与线下互动无缝衔接,实现了交易的低成本、高效率。交易中心还将依托优势资源,构建涵盖交易、结算、物流、仓储、金融和信息等全方位、多元化、集成化的服务体系。
文章来源:大众日报